最近58同城與趕集網在沸沸揚揚的傳言中合并,而此次合并頓時又被媒體指向千億級市場云云,但真是這樣嗎?一切看上去很美,本質上58的走向是O2O,而其真正需要的依靠是背后的巨頭所能提供的O2O資源,而其背靠的騰訊卻沒有寄予任何真正協作層面的支持,合并趕集實際上沒有實質上質的提升。
一,微信為什么遲遲不接入58同城?
從資本層面來說騰訊投資58同城沒有任何問題,是O2O布局的一個環節,但是從產品層面來說,58則難以與騰訊很好協作,所以微信不會寄予58流量,不會在產品中內置58,從產品層面展開無外乎以下兩點。
1,58同城不產生用戶流水
點開微信錢包,里面全部是有流水的產品,手機充值、彩票、滴滴打車、京東精選、同程網等等都是有流水的產品。對于微信來說,真正的價值在于變現能力,流水才是資本市場喜歡的故事,流水以外的一切都只是看上去很美。
58同城的用戶主要是來搜索信息的,通過搜索信息后在線下進行交易,并沒有線上支付的習慣。而58所產生流水主要來自于商家的廣告投放以及其他相關合作,58可以產生流水的地方是企業端,但是微信的錢包是用戶端的產品所以自然無法與58融合,58無法為微信提供流水。
所以即使58與趕集合并后的流量再大,用戶再多,微信目前也不可能將其接入。
2,58同城不提供標準化服務
對于微信來說,其所接入的第三方都具備為用戶提供標準化服務的能力,京東、滴滴打車、大眾點評均是如此。原因在于微信擁有海量用戶,而非小眾群體,微信如同一個國家,需要為所有水電煤都提供標準的指標,否則一團糟。所以凡是能夠接入微信系統的,都是十分強悍的有能力提供標準化服務第三方,全部長年深耕于標準化的服務中。
但58的情況則很尷尬,雖然58能夠控制幾家下游商家,但是諸如像鏈家這樣的主要客戶卻已經在另立門戶,在房地產這個垂直領域深耕服務,而58自身又不為用戶提供標準化的服務,只是做一個中介平臺。
這其中的原因在于58就是靠著同城分類信息發布的這個優勢起家,有著大量用戶發布信息的優勢,但是58卻無法像淘寶那樣對發布者有著強有力的束縛與控制,所以在其中的信息會大量參假,這也導致了58的信譽問題以及監控壓力。
58最尷尬的在于靠著用戶發布信息起家,而最后又在這塊遭遇瓶頸,在缺乏強有力的標準化服務這點上,不用想,微信自然是無法容忍的。
二,微信其實是58 的對手
這幾年58面臨的最大競爭除了趕集以外其實就是深耕于本地的O2O商家,所以58最近幾年也在陸陸續續的投資相關公司,諸如家裝公司土巴兔,E代駕、安居客、以及最近的58陪練。
這說明58也意識到標準化的O2O服務才是未來,像信息發布平臺這種輕量級的沒有標準化的產品最終一定會被各個垂直領域逐步替代,所以58也才匆忙布局。
但58同城最終的對手還是微信,微信的公眾號正是為O2O商家所開辟,在未來越來越多的本地化服務的O2O商家將集中于微信公眾號,而非58同城,因為尋找O2O服務的用戶只停留在微信,而各大聰明的商家也在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自己的服務。
這就與58同城沒有任何關系了。
三,58的選擇
京東、大眾點評、同程網、滴滴打車這類服務于用戶的商家在自身屬性的原因,在微信上迎來了移動端的重生,找到了自己新的變量,獲得了增長。但是58同城則與微信的需要相悖所以并沒有獲得騰訊系的支持。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58與趕集的合并,或許是因為沒有增長變量后的資本壓力下的選擇,而這種選擇只是在把存量變大而已。58與趕集都沒有移動端的基因,作為移動大船的微信并沒有寄予其機會,而58被逼無奈的選擇向下整合,通過整合自己的細分領域的競爭企業來布局細分領域,但自身的增長卻抵達瓶頸,所以可以給下游用到的資源也會在存量用完之后抵達瓶頸。
事實上58最好的選擇是百度,百度在PC時代為58帶來大量流量,有著很好的合作,而在移動時代百度不僅能繼續在搜索流量上進行持續輸血,并且百度的LBS布局,百度地圖有著更強的觸地能力,是真正能為58帶來一番新的可能性的。
但,58偏偏就是選擇了騰訊。
結論:58上市之后,在其本職業務“同城服務”上并沒有出現爆發式增長,其背后大山騰訊在產品邏輯上很難為其增長帶來突破,而在資本壓力下,58被逼無奈選擇了向下整合以及橫向合并的資本策略,但這會持續多久?
晉城龍鼎 - 晉城網站建設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