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入華傳聞背后:市場格局已定 或水土不服
“Google Play這次真的要進入中國了嗎?” 一位谷歌(微博)應用開發者日前在論壇上發出這樣的詢問。過去兩到三年里,類似這樣的詢問,總是在國內Android開發者圈子中傳播,他們十分關心“Google Play入華”的任何消息。
在所有傳言中,“定制版”Google Play的說法,從去年起就已經有各種版本的解讀。當時,Google Play產品經理Ellie Powers在谷歌黑板報上寫道,中國的加入是持續改進Google Play的一部分。海外媒體也順勢報道稱,中興、華為等中國手機廠商已成為谷歌重要合作伙伴。但在數月后,這一消息仍只是停留在傳言。
“這一次似乎是真的。”前述谷歌開發者告訴騰訊科技,“谷歌9月24日要在中國召開發布會,而且有手機廠商負責人透露谷歌數月前找他們溝通過合作事宜。”
據騰訊科技了解,9月24日,谷歌的確有一場名為“Think Mobile with Google”的活動。不過,騰訊科技獲悉的一份資料顯示,這次大會的主題與谷歌廣告產品相關,并非Google Play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發布會。
“應用商店將是谷歌重返中國大陸市場的第一步。”上海谷歌開發者社區組織人馮飛告訴騰訊科技,在她看來,谷歌入華是必然的趨勢。
過去兩年,中國智能機市場迅速增長,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這樣的市場規模很難被谷歌忽視,特別是Android在中國智能機市場占據絕大多數份額、谷歌卻難以獲益的情況下。
此前有消息稱,谷歌近期一直在大力游說中國智能機制造商,讓他們在手機中加入一個指向谷歌應用商店的鏈接,并愿意為此向每部手機提供大約1美元的補貼。
針對面向國內市場的新一代MOTO 360智能手表,谷歌已推出Android Wear中國定制版,比如搜狗地圖取代了谷歌地圖,出門問問替代了Google Now。谷歌地圖等目前無法在中國使用,但谷歌為其尋找了替代方案。
對于Google Play是否會在近期進入中國市場,谷歌方面一直不予置評。
零起點:Google Play吸引力有限
看起來,一連串相關事件都像是谷歌加速回歸中國大陸市場的前奏。
不過,多數受訪的業界人士告訴騰訊科技,如果Google Play在中國大陸推出,市場不會有很大影響,如果在兩三年前進入中國大陸市場都比現在的市場環境要好。有第三方應用商店負責人表示,現階段來看,谷歌對其他從業者來說,也只是多了一個普通競爭對手。
從谷歌本身來看,Google Play在近兩年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商業化,而產品本身的迭代在功能上并未有較大變動。雖然中國大陸市場會是一個擴展營收的機會,但是中國市場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已在如何引導用戶找到所需應用等環節做了大量的優化,谷歌在功能上或并不具備更大吸引力。
其次,谷歌內部對是否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也曾十分猶豫,具體戰略并不清晰。有業內人士告訴騰訊科技,由于此前相關負責人更換頻繁,對于“為什么要進入中國,以及優勢是什么”都不十分明確。
其中最典型的問題是應用支付的解決。習慣了Android應用免費的中國用戶是否能夠接受付費,以及谷歌自己的支付系統是否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都將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面對中國大陸市場,谷歌同樣需要吸引用戶和獲取流量,目前幾乎等同于零起點。
當然,對眾多開發者而言,評價一個應用商店是否值得投入資源,主要關注的是體量和規則。“多一個市場就多發一次安裝包,成本不高,開發者一定會上傳個安裝包。”有開發者告訴騰訊科技,“如果Google Play體量足夠大,競爭規則足夠公平,就會更加吸引到開發者重視”。
水土不服:市場格局已定
與海外市場Google Play一家獨大不同,谷歌缺席的中國大陸市場,Android應用分發渠道一直是巨頭的必爭之地。近年來,智能手機增量放緩,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各大玩家已完成跑馬圈地。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巨頭雄霸一方的格局已經形成。第三方分析機構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騰訊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和360手機助手已鎖定市場超過七成的份額,其余則由小米等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以及更為小型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和分發平臺瓜分。
“受手機廠商勢力崛起影響,2015年360、百度等第三方應用分發份額將同比下降20%以上。”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微博)日前在一公開場合演講中表示。
與第三方應用商店相比,手機廠商可以將其產品與系統進行深度的整合。在谷歌難以影響的中國大陸市場,其難以要求廠商實現其對開源Android的商業需求。也就是說,中國廠商更可以將應用和系統進行深度整合,從而提供如減少用戶安裝過程的“秒裝”等功能。
此外,游戲廠商等對硬件有特殊需求的開發者,也更希望與手機廠商合作。一方面,可以節省其對機型的適配,從而提早上市;另一方面,可以觸達更廣泛的潛在用戶。手機廠商解決了用戶與應用商店本身的割裂感。
而谷歌的玩法仍是以操作系統作為基礎,帶動其產品組合推進。除非谷歌以相關協議要求,否則已紛紛推出自己優化操作系統的中國手機廠商很難對原生Android大力推廣。
尋找多樣化生存方式
“對谷歌來說,與中國同行的競爭,不是用戶體量上的對決,更多的是模式上的競爭,谷歌會帶著怎樣的新玩法入場才是關鍵。”PP助手總經理張博告訴騰訊科技。
事實上,用戶在下載“微信”等常用應用時,已經不在意獲取的渠道,此時手機廠商更具有優勢。豌豆莢CEO王俊煜表示,市場競爭已經轉移,沒有商業價值的下載量會被競爭者奪走,但幫助用戶尋找不那么大眾化的應用將是新的機會。
對無法掌握手機終端入口的應用商店來說,其與手機廠商勢必會有一場肉搏戰,而前者的優勢則是更加理解用戶的需求。“開發商需要我們的流量,這就有機會一起合作”,某應用商店負責人表示,“商業行為會讓雙方很快找到適合的共贏方式來合作”。
2014年,豌豆莢在深圳成了一個團隊,專門服務手機廠商。這個團隊幫助后者搭建應用商店,為其提供技術和內容源。通常有兩種合作模式:一種是把數據和搜索服務給到手機廠商,用戶在后者的應用商店搜索關鍵詞時,訪問的是豌豆莢的服務器,這種合作的典型案例是魅族;另一個則是將整個客戶端打包,打上手機廠商的品牌,后期運營則有手機廠商完成。
對谷歌而言,很難在中國大陸市場提供如此本土化的服務。前述應用商店負責人甚至認為,Google Play以競爭者的角色進入市場,甚至會引起中國手機廠商和第三方應用商店合作的加劇,他告訴騰訊科技,已有手機廠商開始與其商談合作。
不過,該負責人表示,如果谷歌以合作者的心態與本土服務提供商共同進入市場,或許還留有機會。
在面向中國大陸市場推出的MOTO 360 2代智能手表上,放棄語音搜索和地圖等核心業務,應用商店也交予聯想,或許是谷歌學會在中國落地的第一課。
晉城網站建設-晉城龍鼎網絡為您解答